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常考虑的两种因素是 .
A.反应物的状态 | B.气体的密度 | C.反应的条件 | D.气体的溶解性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完成以下各题.
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 和 装置来制取并
收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若用F装置收集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_;
A装置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
30%双氧水的质量 |
加入的水的体积 |
二氧化锰质量 |
收集时间 |
1 |
10 |
40 |
5 |
200 |
2 |
20 |
30 |
5 |
100 |
3 |
30 |
20 |
|
67 |
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
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反应与双氧水的 有关.
【2015年湖北省黄冈市】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 |
无气体产生 |
滤渣乙可能是___________ |
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_____ |
无蓝色沉淀 |
滤渣乙一定是___________ |
【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2015年湖南省娄底市】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上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____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
Mg与NH 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 3,H 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 NH 3+HCl=NH 4Cl ② NH 3+H 2SO 4= (NH 4) 2SO 4
【实验探究】
(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 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 ,证明有NH 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 __________证明有H 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_ _________。
【实验结论】Mg与NH 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 3和H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015年四川省德阳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2 + Zn CO + 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B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
(2)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
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 |
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
2 |
取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现象 |
则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
(3)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 和 之间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4)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强”或“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