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所用的小卵石、石英沙等的作用是                 ,起吸附作用的是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检验日常使用的自来水是不是硬水,可用                  检验,倘若检验得出是硬水,生活中可采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3)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5)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使用节水龙头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    

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 2H 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A.

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

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