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化学结构的名称:A: ;B: ; D: .
(2)该化合物名称为 ,是由 个基本单位经 而成的.
(3)一分子该化合物中含 个肽键,可以用 表示;形成一分子该化合物时,分子总量会减少 .
下图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模拟“中心法则”的图示方式,分别表示出三种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_酶(一种或一系列)。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________(填出号码与名称)。
(3) 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胶液可在饱和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
(2) 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涤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 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 _____________。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_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2)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是通过哪个过程进行的 ( )
A.分化 | B.脱分化 | C.再分化 | D.诱导 |
(3)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过程是否需要光照?;再分化是否需要光照?
(7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 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 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3) 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要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_方法接种。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