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某学生实验小组用5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0mol•L—1的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图中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名称为     

(2)将反应混合液的     温度记为反应的终止温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烧杯内残留有水,会使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
B.可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酸、碱混合时,应把量筒中的溶液缓缓倒入烧杯的溶液中,以防液体外溅

II、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mL2% H2O2溶液


10mL5% H2O2溶液


10mL5% 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由于较长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沿移入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中,在操作过程中不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时,改用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应该
⑤最后盖好瓶盖,,将配好的溶液移入中并贴好标签。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
(1)需称量g的烧碱固体,它应该盛放在中进行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写代号)
A.烧杯  B.量筒 C.1000 mL容量瓶   D.托盘天平   E.药匙 
F.500 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   H.漏斗
(3)除上述可使用的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它在实验中的作用为
(4)叙述定容过程中的操作
(5)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小心碰翻燃着的酒精灯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灭火。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C.不小心将酸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6)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偏小的有
无影响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外
E.不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I.配制前先用NaOH溶液润洗容量瓶后再配制溶液

(每空2分,共14分)
(一)用碳酸钠粉末配制0.2000 mol·L-1Na2CO3溶液0.5L
(1)需选用的玻璃仪器或用品(填字母编号)
B、0.5L平底烧瓶 C、0.5L容量瓶 D、0.5L圆底烧瓶 E、烧杯 F、试管 G、胶头滴管 H、量筒 I、托盘天平 J、药匙 M、滤纸 N、玻璃棒
(2)应称取g 碳酸钠粉末来溶于水
(二)用0.2000 mol·L-1Na2CO3溶液标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1)把0.2000 mol·L-1Na2CO3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从此滴定管中放出20.00mL0.2000 mol·L-1Na2CO3溶液入锥形瓶中,滴2至3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来滴定0.2000 mol·L-1Na2CO3溶液,根据判断滴定终点达到。
(2)终点达到时,用去盐酸16.00mL(三次的平均值),则盐酸c(HCl)=
(三)中和热的测定
用(二)实验中标定好浓度的盐酸50.0mL与0.55mol·L-1NaOH 50.0mL反应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每次用量均一样,三次实验测得温度升高的平均值为3.41℃,则实验测得中和热△H=(混合后溶液的比热容C = 4.18J·℃-1·g-1),实验测得中和热比理论(偏高,相等,偏低)

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2)选用B和(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w(Zn) =
(4)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
(5)w(Zn)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6)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