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所得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
B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
D |
向足量含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
溶液变蓝 |
还原性:I->Fe2+ |
下面是两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
兴奋剂X兴奋剂Y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
B.1mol 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2mol H2 |
C.Y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
D.Y遇到FeCl3溶液时显紫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 ![]() ![]() |
B.气体A气体B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 |
C.某溶液冒白雾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 ![]() ![]() |
D.某溶液![]() |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
变红 |
Cl2具有还原性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
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D |
KI淀粉溶液 |
变蓝色 |
Cl2具有氧化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 |
C.COCl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晶体 |
C.有键能很![]() |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