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 B.①⑤ | C.③④ | D.④⑤ |
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
如下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种群增长曲线,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A.图中0~a段是种内斗争限制了种群增长 |
B.图中a~b段,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 |
C.该种群增长率越来越大 |
D.如果该物种是海洋经济鱼类,适当捕捞应使种群数量降至a点以下 |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⑥ | B.②④⑧ | C.③⑤⑥ | D.②⑤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