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
|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
|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
|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
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了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 | 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
|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 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 A.质量管理严格 | B.产品做工精美 |
| C.生产不计成本 | D.产品不入市场 |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
| C.革新了耕作工具 | 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