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以下有关金属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非常活泼,在实验室中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箔熔化,并有熔融物滴下
C.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O(g)Fe2O3+3H2
(2)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16g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渐加入1.00mol/L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A点至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某溶液中溶有MgCl2和AlCl3两种溶质,若把两者分开,应选用的试剂为:        
④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             g,C点(此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HCl溶液的
体积为               mL。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碱工业中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2)工业食盐含Ca2、Mg2、Fe3等杂质,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粗盐中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冷却、_____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6)由图示可知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工艺中________产品可循环使用。
(7)已知NaCl在60 ℃的溶解度为37.1 g,现电解60 ℃精制饱和食盐水1371 g,经分析,电解后溶液密度为1.37 g·cm-3,其中含有20 g NaCl,则电解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n mol 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 mol,产生H2________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K2CO3溶液和CO2反应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相似相溶原理 b.平衡移动原理 c.酸碱中和原理
(3)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________(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4)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溶液循环,三是________循环。

实验室用N2、H2合成氨气,并用酚酞试液检验生成的氨气,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用NaNO2饱和溶液和NH4Cl饱和溶液共热制取氮气:
NaNO2+NH4Cl===NaCl+NH4NO2
NH4NO2N2↑+2H2O。
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用于制取________。
(2)装置E中分液漏斗上方常用导管与圆底烧瓶相通,作用是________。装置E与装置C直接相连,连接时导管口连接方法为e接________。
(3)装置C的另一接口与其他仪器装置相连接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另一接口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装置F导出的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
(5)装置G内滴有酚酞的试液,用于检验氨气的生成,该装置中导管口能否插入液面以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充分利用原料的角度看,装置G应装双孔塞,此时另一接口应与________相连为佳。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混有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CH3COO[Cu(NH3)2]+CO+NH3CH3COO[Cu(NH3)3]·C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而循环使用,其再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合成氨反应中,入口气体中N2、H2、NH3体积比为6∶18∶1,出口气体中N2、H2、NH3体积比为9∶27∶8,则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