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过程中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的是( )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的原因 |
| A |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 |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蒸发皿底部 |
| B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 |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小孔没有对齐 |
| C |
萃取时,振荡溶液,静置不分层 |
萃取剂加的太多 |
| D |
蒸馏时,发现冷凝管破裂 |
没有通冷凝水或先加热后通冷凝水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pH=9的NaHA溶液中: c(A
)< c(H2A)
B.25℃时,pH=9的NaHA溶液中: c(H+)十c(H2A)=
c(OH–) + c(A2–)
C.25℃时,0.1 mol·L-1NaF溶液与0.1 mol·L-1CH3COOK溶液: c(F–)> c(CH3COO–)
(已知酸性HF>CH3COOH)
D.25℃时,pH相等的NaF溶液与CH3COOK溶液: c(NaF)< c(CH3COOK)
(已知酸性HF>CH3COOH)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时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氢硫酸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 2H++ S2– |
| B.用稀氨水吸收H2S:NH3·H2O + H2S === NH4HS+ H2O |
C.Na2CO3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CO32-+ 2H2O H2CO3+ 2OH– |
| D.CH3COOH(aq) + NaOH(aq) === CH3COONa (aq) + H2O(l) ΔH=" –57.3kJ/mo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A(s)+B(g) === C(s)+D(s)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有ΔH <0 |
| B.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
| 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
| D.常温条件下,相同大小的钠粒在20mL硫酸铜溶液中比在20 mL纯水中反应更剧烈,是因为硫酸铜溶液中的c(H+)比纯水中的大 |
常温下,将0.1 mol·L-1 NaOH溶液与0.04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
| A.2.0 | B.4.0 | C.10.0 | D.12.0 |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 | B.测定盐酸浓度检验 |
| C.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 D.合成氨并氨的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