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回答问题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事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
如今迈步都(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万室(事)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
这些散(sàn sǎn )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的醒目广告语,很容易让尚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ún hùn )淆(yáo xiáo ),因为这些同音字近音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用“√”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抄段文首尾照应的句子。
首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段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二段内容紧扣着标题中的“___________”两个字来写,第三段则是扣着“_______”这两个字来写的。
(2)第一段写到的杜女士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滥用的现象,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联系上下文理解“哭笑不得”这个成语,“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意思是_____________。哭笑不得写出了老师和家长们对滥用成语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杜绝社会上成语滥用现象,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说说课题“心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这首儿童诗,完成练习。
风 在 哪 儿
风在哪儿?风在天上。
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船行驶在海面上。
风在哪儿?风在柳树上。
你看,它吹起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在舞蹈。
风在哪儿?风在水面上。
你看,它吹起粼粼的波浪,水上的浮萍在不停地摇晃。
风在哪儿?啊,风在我手上。
我挥挥手,风就来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波浪()地摇晃()地吹起
(2)第一、二两行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风儿无处不在,你看,它在____ _ ___,它吹起了____________;你看,它还在_____________,它吹起了_____________。
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又到了涨(zhǎng zhàng)潮的时候。焦急的妈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一伸臂膀,就把这朵海浪花抱走了。如今,海浪花又生活在妈妈的怀抱里了。 他一遍遍地向妈妈、向兄弟姐妹,讲述他当镜子的见闻。他在企(qí qǐ)盼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照照天,照照地,照照过往的人们。他还想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2)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他一遍遍“讲述他当镜子的见闻”,在文中主要是指:映出了女孩_________的笑脸、男孩______________、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在帮助别人找到自己的_____________。
(4)请你展开想象,看看还有谁会从海浪花变成的镜子里看到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天的踪迹
(1)下面的句子,作者把花苞当作人来写,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例:花苞默默无语,咧着小嘴浅浅地笑。
(2)为了寻找春天“我”先后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回答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 )小节与第( )小节相互照应,第( )小节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探秘“短文岛”。
一 只 小 鸟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 )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 )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 )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给下面的词语写出反义词。
丰满——( ) 快乐——( ) 仰望——( )
(3)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鸟生活地自由自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哪一部分对你触动最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