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 。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下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
(4)从资源角度看: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 B.随手关闭水笼头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从用途角度看:水能灭火,原理主要是 ;水能作溶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食盐 B.白糖 C.味精 D.麻油
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5 ℃ |
50 ℃ |
95 ℃ |
溶解度 |
0.17 g |
0.95 g |
6.8 g |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室温时,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加入5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_________。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将所得滤液_____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今年将发射“神洲十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N2↑+Cl2↑+2O2↑+4X↑。
(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N2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可以较快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①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而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多时,产生氧气的速率___ 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③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若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在加入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水槽中出现紫红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3)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4)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