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②已知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③已知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推测CS2分子也是直线型结构
④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
⑤已知NaOH是强电解质,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强,Ca(OH)2也是强电解质,推测其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也很强
|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
| B.镀锌铁表面锌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
|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表成蓝黑色保护层 |
| D.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
如图,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B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池中D极产生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池为电解池,B池为原电池 B.D、E两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F极应为粗铜板材料 D.B池中E极质量增加12.8g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
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10 L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xB(气)
2C(气),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3.4 mol,生成0.4 mol C,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物质的量比A∶B∶C=2∶11∶4 | B.x值等于4 |
C.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D.A的转化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