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      cm,tBC         s,vBC        m/s.
(4)实验前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目的是: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实像

(3)按如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下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____________ 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若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成像在光屏的左上角。若要通过调整透镜让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_(右下,左上,右上,左下)调节。

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越大。(4)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木块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物理量是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l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③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⑴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大/小).
⑵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A/B)测力计.
⑶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小明和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各地区的g值仍有些差异,下表是小明查阅资料得到的有关g值的信息.

地点
g值的大小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的大小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北京
9.801
39°56′
广州
9.788
23°06′
纽约
9.803
40°41′
武汉
9.793
30°33′
莫斯科
9.816
55°45′
上海
9.794
31°12′
北极
9.832
90°

通过分析上表,可以发现,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g值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他到实验室,借了一架天平(含砝码)。

(1)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①小明把盒装牛奶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盒装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②倒出盒中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空盒子的质量为13.4g.③从包装盒上查得牛奶的体积为cm3
④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牛奶的 密度为 kg/m3。如果按照小明的测量方法测得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