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试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述的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们的编号依次排列:
A.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
E.取出温度计并放好
F.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小桃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连接实物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为3V。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流 I/A |
0.40 |
0.19 |
0.13 |
0.14 |
0.08 |
0.07 |
电阻 R/Ω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1)连接实物电路前,开关应 ;电路连接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A"或"B");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了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 的作用。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小桃猜想这可能是由电路中的元件 (填元件的字母代号)发生 故障引起的。
(3)故障排除后,小桃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错误数据是第 组。(填数据序号)
(4)剔除错误数据后,小桃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5)小桃和其他组的小田交流发现,两组同学收集数据的方案不同:
小桃的方案:收集电压为3V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几组数据,比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小田的方案:收集电压分别为1V、2V、3V的三个小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多组数据,比较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你认为 的方案更合理。
小田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其目的是 。
(3)小田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图乙可知 (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2.4×103J/(kg•℃),则B的比热容为 J/(kg•℃)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弹簧原长为l 0),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如表是他实验记录的数据,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质量不计。(g=10N/kg)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 |
弹簧长度L/m |
0.06 |
0.072 |
0.084 |
0.096 |
0.108 |
… |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是 ;
(2)该同学将上述两根同样的弹簧按图2串联起来,下面挂重为G的钩码时,甲、乙的伸长量x 甲 x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该同学又将这两根弹簧按如图3并联起来,下面挂重为G的钩码时,乙弹簧长度的表达式L 乙= 。
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在实验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被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排除故障后,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利用本实验的电路,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代替灯泡,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换用5Ω定值电阻并移动滑片到适当的位置,读出两表示数后,再换用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把天平放在 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 g;
(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出质量为22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