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的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ABC=ah,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问题:
如图2,顶点为C(1,4)的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B.
①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S△CAB.
②是否存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
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3)当t>0时,直接写出点(5,3)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取值范围。
对于半径为r的⊙P及一个正方形给出如下定义:若⊙P上存在到此正方形四条边距离都相等的点,则称⊙P是该正方形的“等距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2,4),顶点C、D在x轴上,且点C在点D的左侧.
(1)当r=时,
①在P1(0,-3),P2(4,6),P3(,2)中可以成为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的圆心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点P在直线上,且⊙P是正方形ABCD的“等距圆”,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方形EFGH的顶点F的坐标为(6,2),顶点E、H在y轴上,且点H在点E的上方.
①若⊙P同时为上述两个正方形的“等距圆”,且与BC所在直线相切,求⊙P 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
②将正方形ABCD绕着点D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虽然近几年无锡市政府加大了太湖水治污力度,但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日益增加的污染负荷,使部分太湖水域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不断加剧。为了保护水资源,我市制定一套节水的管理措施,其中对居民生活用水收费作如下规定:
月用水量(吨) |
单价(元/吨) |
不大于10吨部分 |
1.5 |
大于10吨不大于m吨部分(20≤m≤50) |
2 |
大于m吨部分 |
3 |
(1)若某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18吨,求其应缴纳的水费;
(2)记该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x吨,缴纳水费为y元,试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若该用户六月份用水量为40吨,缴纳水费y元的取值范围为70≤y≤90,试求m的取值范围.
如图是某地下商业街的入口,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侧面支架的最高点E到地面的距离EF.经测量,支架的立柱BC与地面垂直,即∠BCA=90°,且BC=1.5m,点F、A、C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斜杆AB与水平线AC的夹角∠BAC=30°,支撑杆DE⊥AB于点D,该支架的边BE与AB的夹角∠EBD=60°,又测得AD=1m.请你求出该支架的边BE及顶端E到地面的距离EF的长度.
小英与她的父亲、母亲计划清明小长假外出旅游,初步选择了苏州、常州、上海、南京四个城市,由于时间仓促,他们只能去其中一个城市,到底去哪一个城市三个人意见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小英父亲建议,用小英学过的摸球游戏来决定,规则如下:
①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一个红球(苏州)、一个白球(常州)、一个黄球(上海)和一个黑球(南京),这四个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
②小英父亲先将袋中球摇匀,让小英从袋中随机摸出一球,父亲记录下其颜色,并将这个球放回袋中摇匀,然后让小英母亲从袋中随机摸出一球,父亲记录下它的颜色;
③若两人所摸出球的颜色相同,则去该球所表示的城市旅游,否则,前面的记录作废,按规则②重新摸球,直到两人所摸出球的颜色相同为止.
按照上面的规则,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小英的理想旅游城市是常州,小英和母亲随机各摸球一次,,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人均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已知小英母亲的理想旅游城市是上海,小英和母亲随机各摸球一次,至少有一人摸出黄球的概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