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导。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
B.上片分为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 |
C.一个“恨”字,是诗眼,通篇笼罩全诗的感情基调。 |
D.这首词应属于“豪放词”。 |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复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分析。
请结合诗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独向长空背雁行”句中特意强调是“背雁”行走,而不用“朝前行”“离家行”的说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①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艅艎yú huáng,舟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句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点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