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下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