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
|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
|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
|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
下图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
|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 B.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
| C.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 |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 |
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 |
| B.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
| C.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 |
| D.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
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
|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 B.中国瓷器业不遗余力的开拓海外市场 |
| C.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据此可知宋代
| 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 | 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主要来源 |
| C.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 | 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