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
| 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 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国共产党“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孙中山选集》下卷所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