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向淀粉溶液中滴加橙黄色溶液未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Br-、CO32- | B.Na+、 I-、SO32- |
C.Fe2+、I-、SO32- | D.Fe2+、Br-、CO32- |
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
C.N2中有少量的O2: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
D.硝酸中溶有少量NO2,可向硝酸中加入少量水,使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 B.碱性:NaOH>Mg(OH)2>Al(OH)3 |
C.稳定性:PH3>H2S>HCl | D.非金属性:F>O>S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720Cl |
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2Na++CO32- |
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制作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性 | B.硫的漂白性 |
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
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 |
B.R是第2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 |
C.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3 |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