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mol/(L·min)。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K值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___。
A. 0.20 mol/L B. 0.12 mol/L C. 0.10 mol/L D. 0.08 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6)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N2和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对反应的影响,且1>2
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氢原子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
以形成 和 ,还可以形成碳环。
(2)图中属于烯烃的是(填编号)
(3)与A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编号)
( 4) 写出上图中B、C、G的结构简式
B 、C 、G .
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灯泡功率合适):
(1)该装置是(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灯泡
(填“亮”或“不亮”,填 “亮”做a题,
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
(3)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时,灯泡
(填“亮”或“不亮”, 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为:极;Al电极为:极(填“正”“负”)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
0.15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作用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5.04L氢气和25.65g该金属的硫酸盐,若该金属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①和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4)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于单质碘(填“强”或“弱”)。
在一个容积为500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H2和2molCO。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H2(g)+CO(g) CH3OH(g),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测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mol/L,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平衡混合气的密度与相同状况下的氢气密度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