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 B.“天地为万物之本” |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2010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主要表现在
①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③动员和掌握群众④奠定和巩固物质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D.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
下列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