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测出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多组数据,做出U﹣I图象,从U﹣I图象中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
在②中是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M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角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给电源串联了一个的保护电阻
,实验电路如图l所示,
(1)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且接触良好;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时,示数均为0,把两表笔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
(2)按电路原理图l及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c、d时的实物电路图2以画线代导线将没连接的线连接起来.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得下列数据且根据数据在坐标图3中描出对应的点,请画出U -I图;
由图3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
1 |
2 |
3 |
摆长L/cm |
80.00 |
90.00 |
100.00 |
50次全振动时间t/s |
90.0 |
95.5 |
100.5 |
振动周期T/s |
1.80 |
1.91 |
|
重力加速度g/(m·s-2) |
9.74 |
9.73 |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 s,g=m/s2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
(2)关闭小车电源后该电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W。
对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某同学有以下认识:
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 |
B.细绳以及弹簧秤所在平面必须与木板平行 |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
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以上操作可以减小误差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