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锲而不舍地抓好扶贫机制改革和重点工作落实,为全面完成扶贫脱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汪洋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扶贫开发任务仍艰巨繁重。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培训。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要细化实化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等机制改革措施,促进“真扶贫、扶真贫”。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全面完成扶贫脱困任务。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对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材料二 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G市出台了相应措施(如下表),并准备在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征收拥堵费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措施①
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展公交营运秩序整治行动
措施②
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
措施③
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主题活动
措施④
发展新型能源取代传统能源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家用轿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经济原因。
(2)选出表格中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并指出其经济生活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材料二:城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城镇规模,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重点;打造特色城镇化发展体系,增强辐射吸引力,要坚持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风貌各异、产业互补的城镇体系。
(1)运用矛盾分析法,结合材料一,就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市民化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2)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

材料二: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1、图2分别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只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才能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A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APEC蓝希望—现实】“APEC蓝”连同2008年北京的“奥运蓝”,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同一个道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虽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空气污染问题。
(1)根据材料,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分析“APEC蓝”能从希望到现实的原因。
【APEC蓝 特殊—常态】我国北方历来秋冬多雾霾,但雾霾不是无法克服的,通过种种努力,这种特殊蓝可以变为常态蓝。
(2)特殊蓝变为常态蓝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做?
【APEC蓝 区域—整体】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它的实施有望能实现北京乃至全中国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当然,要留住APEC蓝,更离不开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3)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留住APEC蓝,从我做起”为题,发出倡议。倡议中至少提出两点具体要求。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关键词成为一个缩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依法治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达十余次,“法治”一词出现达五十余次。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当下,“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常态”下,就业和收入成为新的风向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创新世纪以来新高,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2)请谈谈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传统家风】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
(3)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