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2)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举出材料二中所说的两位具有才能的发明家及其发明。
(3)材料三中所说的机器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根据你的判断,这些人多数到了何处?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拓展探究题: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
反映的重大事件
主要影响
1894—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2分)
1931年9月18日
(2分)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事变
(2分)
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胜利
(1分)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2012年7月7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