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
(3)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请回答:
(1)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这个演说的?
(2)面对这样的形势,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
(3)这一对策的实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技术革命掀起了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一次次现代化浪潮给世界经济不断带来新的变化。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在哪三大领域?它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哪些变化?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3)三次科技革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材料一:(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1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二: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文件? 它是由谁颁布的?
(2)材料二“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后来解决这一政府的方式是什么? 新政府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
(4)阅读材料四,如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据此填写下列示意图
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如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 B: C: D: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时期发生在国的变法?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这次变法有何影响?
(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