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为削弱王国势力,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太宗选贤用能,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说出唐太宗注意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简答题:(共5分)
诸子百家频道开设了一些栏目,请为主持人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孙武来安排他们所擅长的栏目并说明理由。
(1)《人与自然》:主持人______
(2)《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_
(3)《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_
(4)《法制时空》:主持人______
(5)《哲学论坛》:主持人______
连江某中学七年级(1)班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班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搜集资料,制成以下卡片,以供辩论双方使用。(共12分)
请你为辩论双方选择正确的卡片(写出序号即可)。
正方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反方观点:秦始皇是“暴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如图,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孔子。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国人把他誉为“万世师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至少写出三项)(4)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哪一部书籍来了解他的言论?
(5)他的儒学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诸侯需要对周天子实行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一,这个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二,分析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以及东周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