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为削弱王国势力,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唐太宗选贤用能,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说出唐太宗注意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组合题,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完成填空。
史实 |
结论 |
瓦特借鉴前人成果改进蒸汽机 |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1785年以后,蒸汽机动力取代()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
|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
() |
1882年爱迪生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 |
(2)根据"左史右图"方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有()
①反映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形势②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
③说明了敌后战场的艰巨和困难④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3)利用"比较与综合"方法,归纳出""处的主题是(4)"编历史歌谣"方法。
①阅读歌谣,简述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
②现在看来,经济运行"新模式",在中西方国家互有体现。请予以说明。
(5)根据"周年记忆"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①今年是英国人研制出火车机车200周年。
②今年是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场开辟70周年。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一战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二战 |
60多个 |
6年 |
20亿 |
1亿 |
0.7亿 |
4万亿美元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二"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2)材料二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
材料三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8年1月5日表示:"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他们的共同宗旨应该是什么?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对预防战争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应该走怎样的强军之路?
我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材料一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时间 |
商办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外国人办 |
合计 |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
1972-1894 |
53 |
47 |
9.6% |
19 |
162 |
33.1% |
103 |
280 |
57.3% |
175 |
489 |
1895-1913 |
463 |
908 |
41% |
86 |
195 |
13% |
136 |
1031 |
46% |
685 |
2234 |
国内企业代表 |
|||||||||||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
轮船招商局 |
1872年 |
继昌隆缫丝厂 |
1872年 |
||||||||
开平矿务局 |
1878年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1878年 |
||||||||
漠河矿务局 |
1888年 |
裕源纱厂 |
1894年 |
(1)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创办国内企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到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5-1920年中国工业产值快速增加的原因。
材料三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见下图表)
到2000年,随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依据中国情况评估保罗·肯尼迪的预测。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材料一有学显赫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1)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者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者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2)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18-19世纪时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大欧洲是欧洲先贤们的梦想,许多哲学家都孕育过“欧洲联合”“欧洲联邦”的思想。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而且20世纪的上半期,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结束后,西欧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总结大战的教训,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联合之路,才能结束兵戎相见的历史,实现永久和平。
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分)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存在过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请将它们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联盟。
(3)20世纪60年代,正如材料二中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1分)
(4)如今这个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那么,欧盟建立的目标是什么?(1分)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将会发生哪些变化?(1分)
(5)欧盟等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什么影响?(1分)
(6)从以上欧洲谋求统一的过程和影响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