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下面是一组反映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危机之后一段历史的图片,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二战前
二战中
二战后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水坝

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

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图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图

(1)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别说出“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在长崎投原子弹”的影响(作用)?
(3)“美国学生使用计算机”说明战后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美国和日本这段历史中得到哪些启示?(从两国摆脱危机对策、二战中结果和战后经济发展原因等,任选两方面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材料二: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对权力的限制,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分)形成这种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
(2)材料二的法国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是指什么大事?(1分)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是指什么?(1分)这场“变革”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1分)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3)材料二反映的 “革命性变革” 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1分)这次变革中出现的现代交通工具有哪些(至少两个)?(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项目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人口 0.5% 1.5% 98% 土地 10% 25% 65% 税收 0 0 100%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等。农民占全国人口90%以上,拥有全国土地40%;资产阶级占有土地25%。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1792年,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材料三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马克思在《资产阶级革命和反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对于材料三中“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3)材料三中的两国“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这种以“新”代“旧”均是以纲领性文件为标志的,请分别说出这两个文件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90年征途漫漫,90年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请回答:(10分)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会议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2分)
(2)请从“当家作主”、“民主科学”、“自强求富”、“开天辟地”四个词语中选择两个最恰当的分别填写在年代尺上方的相应长方框内。(4分)
(3)A、B两处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A处是会议; (1分)
B处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年,在本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的伟大决策。 (2分)
(4)“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它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一点。(2分)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l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