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中写道:…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反映了( )
A.启蒙思想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君主立宪制是全体英国人的理想 |
C.洛克是“光荣革命”的实际倡导者 |
D.英格兰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趋同 |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过:“甚至早在19世纪时,达尔文的进步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就不仅限于生物学领域了……因此,看到马克思及其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在进化和进步的问题上接受了达尔文的观点,这就不足为奇了。”这说明()
A.进化论已得到社会普遍接受 | B.进化论是马克思理论的来源 |
C.进化观已超越了生物学范围 | D.进化论否定了上帝权威 |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文版序言中提出:18世纪,中国江南地区与当时的英格兰在发展程度上极为接近,但二者的发展方向却是迥异的,究其原因,英格兰有它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建立了与它的殖民地和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的江南没有。作者意在说明()
A.独立的政权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
B.政府的作为直接关系经济发展方向 |
C.英国的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发展基础 |
D.中国江南因政府的政策失当而落伍 |
某一时期的中国,“从乡村到城市,从欢天喜地分得土地的贫农到沦为白丁的地主,从一度对新政权充满希冀的民族资本家到刚过上安稳日子的贩夫走卒,一夜之间全被绑在了集体的车轮上,滚滚向前。”材料描述的现象使中国()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B.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保障 |
C.分散经营取代了集体经营 |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
百团大战从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但在战役进行过程中,有人数与八路军正规部队相当或更多的游击队和民兵参加,并有至少20万民众参加。山西阳泉的老民兵王德顺说:“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汉奸和小日本的气了!听说正规部队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着部队跑。”这充分说明百团大战()
A.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 B.扭转了对抗战悲观的情绪 |
C.真实体现了人民战争路线 | D.展示了国共两党的大团结 |
山西大同的传统婚俗极具三晋特色,婚俗仪式繁琐复杂。l914年,北平(今北京市)至绥远(今呼和浩特市)的平绥铁路修竣通车,其中大同县至口泉镇一段铁路长达34里,贯穿大同境内。大同婚俗遂为之一变:“删旧习之繁重,行文明之结婚。”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是()
A.以铁路发展为基础 | B.以铁路沿线为中心 |
C.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 D.以西方模式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