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B.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
D.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2015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回顾毛泽东提出的下列理论与观点,其先后顺序应该是:①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③②①④ | B.③④②①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④① |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A.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 |
B.清朝封建统治 儒家传统礼仪文化 |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在这里,胡适对《新青年》评价的理由是:
A.《新青年》代表了提倡维新,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 |
B.《新青年》代表了反对专制,宣传君主立宪的时代 |
C.《新青年》代表了主张共和,掀起民主革命的时代 |
D.《新青年》代表了批判复古,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