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近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开放到主动融入世界的发展过程。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五个通商口岸和新中国成立后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没有本质区别 |
B.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会对中国一些管理落后的企业造成冲击 |
C.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表明中国在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上处于主导地位 |
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自救”,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下图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对图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此图数据是美国财政赤字变化的情况
②1933年数额最大主要是由美国的经济危机导致的
③1933-1937年数字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1940年数额相对下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1917年《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粮食垄断”的思想在后来的政策中体现为“粮食税”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完全是出于战时的需要,早在战前就有这种想法 |
C.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照搬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 |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 |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辞中 |
D.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雅尔塔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万隆会议 | D.第26届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