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材料表明

A.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
B.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
C.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
D.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世纪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利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③

1890年与201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分别为13%和5%,但前者国人皆感屈辱,今天世人皆曰中国崛起,可见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可能不包括(  )

A.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B.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C.保卫自己主权和独立的军事能力
D.和所有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