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份文献宣称:“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或其他方向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份文献是 (    )
A、《联合国家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非战公约》                D、《开罗宣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A.太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对中国近代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想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