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 B.重理论 | C.重民众 | D.重实验 |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 |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
C.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
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今土地落到少数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
A.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 |
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 |
C.使资本主义经济渗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
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