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
|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
|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
|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
|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严复晚年曾说:“吾垂老亲见七年的民国,与欧洲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欧人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已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大字。”对他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严复对民国初年的辆局势是满意的 | B.表达了严复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向往 |
| C.表达了严复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心情 | D.严复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宗教化 | B.逐渐贵族化 | C.逐渐神秘化 | D.逐渐平民化 |
康德主张:“每一个人应该作为自身是一个绝对的目的来加以尊重,为某种外在意图利用他作为一种工具,便是侵犯他作为人所有的尊严的一种犯罪行为。”这就是说,人应该主
| A.以自身为目的 | B.以社会发展为取向 |
| C.符合传统与文化的要求 | D.强化自身的判断性 |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知识即美德 | C.认识你自己 | D.人人生而平等 |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 A.炫耀文治武功 | B.祭祀天地神祗 | C.宣扬君权神授 | D.报答天地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