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
| A.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
| B.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
| C.唐朝铸铜业的显著发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 |
| D.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
慕尼黑协定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 |
| B.英法与德国成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 |
| C.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已发展到了顶点 |
| 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民族矛盾尖锐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尚未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 |
| B.法西斯势力尚未威胁到美国的根本利益 |
| C.法西斯打出反对共产主义的旗帜 |
| D.美国地理位置的影响 |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对西方大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英、法、美开始结盟反对德国 |
| B.加深了西方各大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 |
| C.消除了英法与德国的分歧 |
| D.坚定了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信念 |
20世纪30年代各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相继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 B.都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
| C.法西斯实力较早实现了联合 | D.力量相对弱小 |
下列事件使华盛顿体系开始受到巨大冲击的是
| A.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
| C.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 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