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地区春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干旱、寒潮、沙尘暴
B.蝗灾、干旱、洪涝
C.寒潮、干旱、地面沉降
D.土壤次生盐渍化、寒潮、蝗灾

图中所示河流,其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2所显示的是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2~4题:

2.分布在图2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
A.丘陵、山地B.平原、洼地
C.高原、冻土丘陵D.盆地、山岗
3.图示区域南部和北部分别属于
A.黄河流域海河流域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淮河流域D.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4.流域内红壤性水稻土是传统技术条件下人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对当地地理特征的折射不正确的是
A.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B.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C.经人为的水耕熟化,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小
D.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1.图1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个相邻城镇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有重叠的
②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城镇的数量越少
③城镇级别高低取决于其人口的多少和专项职能的性质
④城镇的级别越高,城镇的服务范围就越大,服务的项目越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材料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图8)召开。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此次会议被极为悲情地称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但此次会议并非一帆风顺,会议一开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二氧化碳减排问题针锋相对,壁垒分明。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2003年以世界平均水平为100)

(1)分别写出图8中丹麦东西两侧海域的名称。(4分)
(2)运用材料:(图9)中的数据和有关知识,分析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10分)
(3)开发新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筒述图8中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读图,N为北极点;此时P点为正午,且太阳高度为0°,当地北极星的仰角为68°,闭合等值线表示纬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题。

此时全球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约为

A.21小时 B.15小时 C.8小时 D.3小时

关于此季节此时下列各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千里冰封夜深沉
B尼罗河畔朝阳似火飞流沙
C.巴西高原夕阳西下映晚霞
D.四川盆地日上中天赏梅花

图4中甲、乙、丙表示2007年我国江苏、陕西、西藏三省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其中a、b、C分别代表三大产业的产值。读图回答7—9题。

7.对三省区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省区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50%
B.乙省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相近,各为50%
C.丙省区的第二产业产值在各省区中最高
D.甲省区的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乙省区的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
8.据统计,甲省区2007年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收入48亿元,较2005年的19.35亿元翻了一番多。近两年其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B.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
C.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D.接待能力的大幅提高
9.下列关于乙、丙两省人口状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乙省区高于丙省区 B.人口密度:乙省区低于丙省区
C.老年人口比例:乙省区高于丙省区 D.城镇人口比例:乙省区低于丙省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