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且没有振荡试管 |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A.TT | B.Tt | C.tt | D.TT或Tt |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应为
A.1/16 | B.1/8 | C.1/4 | D.1/32 |
在豌豆中,控制种子黄色(Y)的等位其因对于绿色(y)显性,圆形(R)对于褶皱(r)显性,现选择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实验,通过统计得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
A.YyRr和Yyrr | B.Yyrr和YyRR | C.YyRr和Yy![]() |
D.YyRR和yyRr |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与抗锈病之比为
A.1:3 | B.1:5 | C.1:7 | D.1:15 |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B.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
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
D.萨顿的蝗虫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