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1年—2014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比上年下降 |
2% |
3.6% |
3.7% |
4.8% |
注:尽管我国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材料二: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左右,它是“近1/4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转变显示了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认为,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开启了中国领导人所称的以更低增速为特点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
材料: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崇尚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之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渐行渐远。远离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力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力、浮躁的社会,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传统续血脉,为发展增底蕴,为创造添活力,为时代聚精神。
(1)结合材料,分析倡导全民阅读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为全民阅读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014年8月17日,香港各界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保普选、反占中”大游行。约有十多万人走上街头,表达反对违法暴力、反对占领中环的主流民意。
名词:“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
本质: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明确,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这一决定,给一些西方国家势力代言人成功上位夺取最高香港治权,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如果接受全国人大相关决定,就意味着西方某些国家多年扶持的反对派势力,将长期无缘问鼎特区行政长官,这将使这些国家费心费力费钱支持扶植香港反对派、试图控制香港治权的多年努力落空。因此,外国势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势力十分焦虑与恐慌,于是采取“占中”这种孤注一掷的动员方式,力图通过误导民众参与的大规模群体事件,迅速削弱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迅速控制话语权,迅速拓展反对派的政治生存空间,甚至企图迅速催熟一种由反对派左右香港治权的政治土壤,这便是香港激进反对派之所以不顾多数港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推动“占中”行动的重要原因。
态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有最高权威,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决不会因外来压力而改变。任何尊重“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人,都应当尊重和遵守这一决定。部分人想通过“占中”迫使中央接受他们明显违反基本法的要求,甚至改变人大决定是不可能的事,是天方夜谭。
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主权国家”的知识评价“占中”活动中某些西方国家的图谋?
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第二十年,也是中国的4G元年。随着4G时代的到来,我们采用了混合主网的方式,截止7月份,我们已经建了超过40万个基站,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相当于3G基站的总数。二是峰值的下载速率达到100M,相比过去3G,增加了10倍。互联网可以拓展的空间更大了,在生活和商务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发展。有了4G以后,又回到互联网上,所有终端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不仅是增加了客户数,而是互联网的时间拉长、空间拉开,能够产生很多新的应用,最直接的影响,像高清视频、流行音乐、移动游戏,这几个方面的业务发展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给更多的创业者带来很多机会。通过网络的提速,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更便利、价格更优惠的服务。这个时候进入创新领域,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资本市场的估值一定是迅速增长的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4G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培育企业这一重要市场主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我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该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这段时期,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基于此,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
亚投行作为一个平等、包容、高效以及充分体现新兴市场国家意志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反映了成员国的诉求,符合成员国的利益,有助于全球金融治理结构的改善,更惠及世界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借助融资平台,中国也将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互信,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截止2015年4月3日,已有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52个经济体宣布加入亚投行,而美国和日本对此并未作出最终的决策。
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亚投行的建立为什么会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