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
A
3
少量水,20℃
B
3
无水,20℃
C
3
少量水,—10℃
D
3
将种子淹没的水,20℃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变量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该从     方面找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将相同数量的小麦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共11分)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吸水纸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分别是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的.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填“没有”或“有”)影响。
(4)把萌发的小麦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小麦植株.发育成小麦植株茎和叶的是小麦种子结构中的.
(5)将已发芽的小麦继续培养,用来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某小组同学将做好标记的小麦幼根培养几天后测量发现,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下图中的(填写图中字母),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用放大镜观察幼根会发现此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有大量,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区。(填名称)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原因是:植物进行作用,产生(气体)。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为什么?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一起来完成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
a准备好实验材料,在铁盘内铺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一侧盖玻璃板,形成 _____ 和 _____两种环境。
b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得出结论:
a观察的结果:黑暗一端的鼠妇数量比明亮一端的(多或少)。
b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A.叶片不作处理
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3)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