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2OH- + 2H+ =2H2O |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 |
C.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MgCl2+ 2OH-=Mg(OH)2↓+2Cl- |
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Ag+ + Cl-=AgCl↓ |
温度为T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发生PCl5(g) PCl3(g) + Cl2(g)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0 ~50 s 的平均速率v(Cl2) =1.6×10-3mol/(L·s) |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该反应的ΔH <0 |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c(Cl2)<0.2 mol/L |
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
B.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均为7 种 |
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
D.可以用金属钠和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
已知:
① 把水加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② 把红热的铁丝伸入①中产生的气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 把②中产生的固体放入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
B.②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
C.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2+ |
D.将①中所得溶液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静置,溶液颜色加深 |
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 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 + 2OH- = CO32- + H2O |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Na+) + c(H+) = c(OH-) +c(AlO2-) + c(CO32-) |
D.如果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 中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
B.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1 |
C.pH相同的H2SO4(aq)与CH3COOH(aq)中的c(H+)之比为2:1 |
D.等浓度的(NH4)2SO4 (aq)与NH4Cl(aq)中c(NH4+)之比为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