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做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的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右图。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 + Al2O3 ="==" 2AlO2- + H2O
B.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C.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4Al – 12e- + 3O2 ="==" 2Al2O3
D.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 + H+ ="==" NH4+ + H2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NA
B.12.8g Cu与足量HNO3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 NA
C.1 mol C3OH62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91 NA
D.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NASiO2个分子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地球上CH4、CO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能源消耗、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开发风能发电和水力发电。
B.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积极开发半导体节能灯具

物质X、Y、Z、W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X、Y可能是
①C和CO ②P和PCl3③AlCl和Al(OH)3④NaOH和Na2CO3⑤Fe和FeCl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某含有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I-、Br-、CO32-、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

A.一定存在Fe2+、Br-、CO32- B.一定是呈碱性
C.一定不存在I-、SO32- D.可能存在NH4+和CO3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