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
| B.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
| C.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
| D.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对殖民地的掠夺 |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 |
| C.贩卖黑人奴隶 | 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 |
我国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这说明中国
| 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 | 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
| 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1984年电视荧屏上曾出现过盐城燕舞电器厂“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画面,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怀抱吉他,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这反映出
| A.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 D.广告成为引领人们消费的最重要的方式 |
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 |
| 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 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