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这段话( )
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
B.表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
C.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
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 |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 21 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A.“长征” 1 号航天运载火箭 |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
C.“神舟” 5 号飞船 | D.“神舟” 6 号飞船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孟氏以偏概全 |
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 |
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
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
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目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 B.当时不少外国人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 B.《明夷待访录》 |
C.《变法通议》 |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