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牧师慈运理(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慈运理是民族英雄 |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 |
比较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①元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书院数量剧降
②北方书院增量较多与元朝定都北方有关
③南方书院减少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北移
④朝代更替打断文化发展进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A.发明本心 | B.格物致知 |
C.致良知 | D.知行合一 |
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下图他的这幅作品属于
①宫廷画②工笔画③文人画④花鸟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
A.③④⑤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②③④ |
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
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于“良工”认识无误的是: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
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