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朝获得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A.中央政权彻底解除了诸侯国的威胁
B.汉武帝时期形成了中、外朝制度
C.中央政权掌握地方行政和财政大权
D.中央在边疆地区建立起有效统治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秦律》中规定:百姓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劳役,官吏地主等犯法,可用钱财赎罪免刑。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常严酷 B.官民犯法都要制裁
C.阶级性分明 D.是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