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发展 |
B.贞观年间社会安定 |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
在一幅画作中描绘了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画家通过画中明媚的阳光和绚烂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一绘画作品属于()
A.现代画派 | B.现实主义 | C.印象画派 | D.古典画派 |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资本对工人的奴役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诞生了()
A.现代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荒诞派 |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经典力学理论的形成 | B.日心说的提出 |
C.科学实验方法的开创 | D.进化论的提出 |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 B.反对宗教神学体系 |
C.倡导现世生活幸福 | D.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 |
有人说“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
B.“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 |
C.行圣礼、做“善功”方可得救 |
D.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