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 A.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
| B.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 |
| C.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反对临时政府的专制统治 |
| D.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土地、面包与和平的渴望 |
1844年,美国专使顾盛向美国政府报告:“……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门户开得更宽阔”的表现是
| A.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
| B.取得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
| C.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
| D.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 |
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条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北京条约》⑤《辛丑条约》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⑤ |
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A.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
| B.库页岛 |
| C.辽东半岛 |
| 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中游,进入中国内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其深入内地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 A.福州 | B.汉口 |
| C.南京 | D.重庆 |
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