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
|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
|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
| D.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此,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世纪五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
|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对峙 |
|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
| D.恐怖活动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
|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 D.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
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实行联邦制,由13个自治邦组成 |
| B.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政府首脑 |
| C.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 |
| D.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作用很小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指出:“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他强调的是
| A.罗马法由执政官制定 |
| B.罗马法是统治阶级的法律 |
| C.罗马法至高无上 |
| D.公民在罗马法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