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则《论语》,回答问题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不逾矩.(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鹳雀之家
仇悆①为东州一邑宰,晨起视事,方受牒诉②,有鹳雀翔舞庭下,驱逐久之,方去。明日复来。仇心异之,遣一吏迹所止,而观其为何。既出城数里,见一大树,鹳雀径止其上。视其颠,则有巢焉,数子啁啾其中。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吏遽止之,且引其人与俱见。仇问:“伐树何为?”曰:“为薪耳。”又问:“鬻之得几何?”曰:“可得五千。”仇即以己钱五千与之,且告之曰:“是鹳连日来,意若求救者。异类而有知如此,尔不可伐。”其人遂去,因不伐树。
【注释】①仇悆[yù]:人名。②牒诉:公牒诉讼。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仇心异之()(2)鬻之得几何()对画线句“是鹳连日来,意若求救者。异类而有知如此,尔不可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只鹳连着几天来,好像是向我求救。与我们不同类的鸟都能做出这样(求救)之事,你们就不要讨伐它了。 |
B.正是鹳一连几天到这来,意思好像是求救。与我们不同类的鸟都能做出这样(求救)之事,你们就不要砍伐那棵树了。 |
C.这只鹳一连几天到这来,看它似有求救之意,这样的有灵识的禽鸟,你们切不可再砍伐那树。 |
D.正是鹳连着几天都这来,好像是向我求救。这样的有灵识的禽鸟,你们不可以讨伐它了。 |
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分析仇悆是个怎样的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B.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 |
C.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D.孰若孤/孰视之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先苦其心志苦:(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3)主人日再食食:(4)媵人持汤沃灌汤:(5)右备容臭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填空:
【甲】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论据;【乙】文中作者外出求学的艰难经历,能证明【甲】文中的的观点。两文都写到个人修炼,历数种种磨难,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甲】文中的“是人”:【乙】文中的“余”: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①,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縠②,而士不得以为缘③。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餍(yàn):本义指吃饱。②绮縠(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③缘:边缘。解释下列加点词。
(1)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2)连然流涕
(3)谓其左右曰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士不得以为缘”的“以”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责士以所重事君 |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C.将以攻宋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管燕的左右没有人愿意与他“赴诸侯”?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
B.乃记之而去广起,夺而杀尉 |
C.俶尔远逝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D.心乐之怅恨久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选文简析作者前后心情有何不同。这是否矛盾?为什么?